14岁男孩确诊腰椎间盘突出 医生:7毫米小切口“修”好腰椎 解除痛症
本网讯(宣传统战部 朱珊珊 骨科 张景生)14岁的初中生小王平日里喜欢体育运动,身体也很强壮。半年前的一次跑步后,他感到腰部有些疼痛。家人以为是肌肉拉伤,就自行膏药贴敷。一段时间下来,疼痛有所好转,但总是反反复复。直到近日的一次长跑冲刺后,痛得无法正常走路,这让小王和家人觉得“情况很严重”。
10天前,小王像往常一样跑了1000米。在这次快速冲刺跑之后,小王突然感到腰痛较之前更剧烈,且出现右下肢放射至足趾的麻木感。家人赶忙带着小王前往台州市中心医院骨科疾病诊疗中心。
台州市中心医院骨科分为脊柱、关节、运动医学、创伤四个亚专科,开展脊柱、关节、运动医学、创伤、手外、足踝等骨科手术,为台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市级培育专科。
经过系统的专科查体及影像学检查,接诊医生骨科副主任医师张景生发现小王本身存在先天性的移形椎异常,有骶椎腰化的情况。从影像里,可以清晰看到L5/S1椎间盘脱出伴神经根受压,小王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张景生说,我们可以将腰椎间盘看成是腰椎之间起缓震作用的“衬垫”,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退化,在某些外力因素的影响下,“衬垫”外周的纤维环破裂,内部的髓核被挤出并压迫神经,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诸如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乏力,乃至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等等。
青少年也会得腰椎间盘突出症?
这一诊断令家长难以置信,“这么小的孩子,腰椎间盘竟然也能突出?”
“千万不要因为年龄小,就不重视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病症,正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张景生表示,中老年人多见于腰椎退行性病变后,一些不适当的姿势,造成腰部损伤,引起纤维环破裂;而青少年通常是先天性移形椎发育异常,再加上长期坐姿不正确、过度负重等致使腰部外伤,从而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对此,张景生“剖析”了小王的发病原因是和先天性的骶椎腰化畸形及长期的运动损伤有关系。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式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了卧床休养、药物疗法、牵引疗法、推拿按摩等。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未见成效、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以及出现下肢神经根受损害症状和马尾神经症状的患者。
小王呈现出神经根受损的症状,具备手术指征。经研讨,张景生团队决定为小王开展“经皮穿刺腰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微创手术。手术只需7毫米的小切口,取出脱出的髓核。术后当天,小王就能戴着腰围下床走动了,右下肢的疼痛麻木症状已消失。
如何预防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
骨科医生提醒,学习是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孩子长时间保持错误的坐姿时,身体会逐渐疲劳,甚至出现颈椎、腰椎的各种问题,保持正确坐姿很重要。以下是保持正确坐姿的方法:
脚平放在地上,双腿平行,膝盖和脚尖呈90度角。
背部挺直,不弯腰驼背,肩膀放松,不要耸肩。
头部微微向前倾,眼睛看向屏幕或书本。
臂自然放在桌子上,不要过度弯曲或过度伸展。
每隔一段时间就站起来活动一下,缓解肌肉疲劳。
借此呼吁,青少年一定要重视运动前的热身活动,避免运动损伤。平日要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久坐,不跷二郎腿,加强一些腰背肌的训练,如反复出现腰痛腿麻的情况,家长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尽快到医院就诊。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