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传染病防治>详细内容

病毒感染及其预防

发布时间:2017-09-15 09:59:57 浏览次数: 字体:

 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病毒感染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感染方式多样,结果各异。病毒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感染细胞的损伤和死亡; 

    2、细胞膜的改变; 

    3、病毒感染炎症反应和免疫病理损伤; 

    4、病毒感染引起的暂时性免疫抑制。 

    从机体水平来说,病毒感染就是外源基因对被侵染体的侵略,结果是病毒基因取代宿主基因,宿主死亡(SARS病毒,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都属于这类),病毒被宿主免疫系统消灭(常见的病毒性感冒),或病毒整合于宿主基因(对于单细胞生物或简单的多细胞生物来说相当于产生了一个新的物种)或潜伏于宿主细胞内发挥其作用(癌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细胞水平来说,被病毒感染的细胞都要面临着死亡或“变态”。一些细胞被病毒侵入后,病毒分解和利用其内部的各种物质来完成子代病毒的复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解体;另一些病毒侵入细胞后,不直接分解细胞,而是产生了其他的生物学效应使细胞形态变化,如果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这种变化,细胞将会自行被机体杀死(细胞凋亡),如果不能识别,则很有可能产生癌变等严重后果,HIV病毒能直接破坏人的免疫系统。 

    从分子水平说,病毒自身并不进行生产,他只是利用宿主细胞的各种分子和能量来完成他们自身携带基因所赋予他们的生命周期。

 病毒感染性疾病及其诊断

    病毒感染性疾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播,如血液、母婴、医源性、性行为等。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损害人体器官。如病毒性肝炎的病理改变以肝损害为主,肾、胰、脑、关节及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损害。 同时,疫苗的出现,大大的减少了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需要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三方面的资料。多数患者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并结合病原学、生化检测及影像学检查均易于明确诊断。

    在日常生活中,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有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性腹泻、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感冒、禽流感、麻疹、水痘和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肾综合症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狂犬病、艾滋病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预防措施

    以普遍应用疫苗为主。同时需要控制传染源,及早发现和隔离病人;切断传播途径,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粪便及其污染物应彻底消毒,因隐性感染者甚多,应经常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防止疾病扩散。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手机版